
武汉大学牌坊:历史见证与现代风采的完美融合
武汉大学牌坊校门: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之地
坐落于武昌街道口的武汉大学牌坊校门,不仅是一个历史与现代交汇的标志,更是武汉大学悠久历史和不断发展的见证。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,见证了武汉大学的发展历程。
武汉大学牌坊校门的历史沿革
武汉大学历史上共出现过四座刻有“国立武汉大学”之名的牌坊。其中,第一座(1931版)和第三座(1993版)已不复存在,现存的有第二座(1934版)和第四座(2013年重建)。
老牌坊:历史的活化石
武汉大学的老牌坊不仅仅是一座地标,它还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。近期,老牌坊周边环境得到了大幅提升,使其在现代城市中焕发出新的光彩。这座文化地标已经陪伴武汉走过了80多个春秋,不仅是武汉大学的象征,也是城市变迁的见证者。
牌坊的纪念意义与文物价值
这座建于86年前的牌坊,与武大校园内其他建于同一时期的老建筑一样,共同见证了当年的“国立武汉大学”在珞珈山的发展。
牌坊受损与修复
2013年6月6日,武汉大学老牌坊被施工车辆撞出缺口,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。随后,对牌坊进行了修复。
新牌坊的亮相
2013年9月,在原93版牌坊旧址北约10米处,武汉大学历史上的第四座“国立武汉大学”牌坊正式亮相。新牌坊比老牌坊更高大伟岸,正面蓝黑色的“国立武汉大学”六字和反面深绿色的“文法理工农医”六字,在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。
牌坊的拆除与重建
1993年,为配合武昌八一路地下通道建设和武大南北两个校区的连通,建于1993年的“国立武汉大学”牌坊被拆除。2013年,武大正门重建了新牌坊。
牌坊的文化意义
虽然老牌坊不再承担校门功能,但仍是武汉的重要历史地标。2001年,老牌坊也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它不仅是一座近代中国著名大学的标志性建筑,更见证了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沧桑变迁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
高考资讯网
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