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哪些高校专业课存在压分现象?教育公平何在?
以下是一些被曝存在专业课压分现象的高校,以及压分现象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分析:
存在专业课压分现象的高校
高校名称 | 压分专业/现象 | 考生反馈/影响 |
---|---|---|
上海大学 | 艺术理论、智能系统开发等专业 | 考生预估130分,实际得分10分,导致无法过国家线,丧失调剂资格。 |
首都师范大学 | 部分专业通过压分招收调剂生 | 压低一志愿分数,优先接收985/211调剂生,提升生源质量。 |
华南师范大学 | 部分学院提高单科线并压低专业课分数 | 大量一志愿考生落榜,转而接收调剂生。 |
辽宁大学 | 法学学硕专业课压分 | 第三名后分数断崖式下降,导致大量考生无法过国家线。 |
深圳大学 | 理工科专业压分 | 多人专业课分数偏低,变相提高复试淘汰率。 |
湖南师范大学 | 教育类专业压分 | 报考人数过多,最高分压至365分。 |
内蒙古大学 | 部分专业压分 | 考生反馈专业课分数普遍偏低。 |
汕头大学 | 部分专业压分 | 考生反馈专业课评分严格。 |
湘潭大学 | 部分专业压分 | 考生反馈专业课分数异常低。 |
新疆石河子大学 | 部分专业压分 | 考生反馈专业课评分严格。 |
青海民族大学 | 部分专业压分 | 考生反馈专业课分数偏低。 |
浙江师范大学 | 部分专业压分 | 考生反馈专业课评分严格。 |
哈尔滨体育学院 | 部分专业压分 | 考生反馈专业课分数异常低。 |
压分现象对教育公平的影响
- 一志愿考生权益受损:压分导致一志愿考生无法过国家线,丧失调剂资格,严重破坏公平竞争。
- 调剂生源优先:部分院校通过压分腾出名额,优先接收985/211调剂生,进一步加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。
- 主观评分标准差异:文科类主观题评分受阅卷老师主观判断影响较大,跨考生或答题语言不够专业的考生易被扣分。
- 地域与院校差异:北京、上海等“旱区”评分严格,部分院校专业课评分甚至更严,导致考生分数普遍偏低。
- 考生心理与时间成本:压分导致二战考生总分暴跌,被迫放弃考研,造成心理与时间上的巨大损失。
总结
压分现象不仅损害了一志愿考生的权益,也加剧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。高校应加强评分标准的透明化与科学化,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。 考生在选择院校时需充分了解目标院校的评分情况,避免因压分现象影响考研结果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
高考资讯网
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