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杭州大学金融专业教育质量如何?
以下是关于杭州大学金融专业教育质量的总结表格,基于检索结果整理:
评价维度 | 具体内容 |
---|---|
专业历史与地位 | 金融学专业于1993年开始培养专科生,2001年起招收本科生,2006年成为校重点建设专业,2007年成为浙江省“十一五”重点建设专业,2010年获得金融学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,2014年成为浙江省“十二五”新兴特色专业,2016年成为浙江省“十三五”优势专业,2018年获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,2019年被教育部列为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,2021年被列为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。 |
师资力量 | 现有金融类专任教师17人,其中教授3人、副教授4人,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为94%,其中8人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经历。 拥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,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,浙江省“151”第三层次人才和浙江省“之江学者”2人。 |
人才培养 | 金融学将本科生导师制和学科竞赛有机融合,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。 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,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19项、其国内家级奖项7项。 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皆在95%以上,已向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知名企业输送了一大批高层次金融人才。 |
专业特色 | 在本科生层次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先发优势,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、国内一流、适应数字金融发展、擅长金融大数据分析的复合型金融技术人才及CFA方向国际化金融人才。 含浙江省唯一的“金融学+计算机科学与技术”双学士学位项目选拔,2023年获批,2024年第一批招生。 |
课程体系 | 课题体系安排紧密结合金融学的学科特点,将数学、计算机科学与当前的大数据、机器学习、人工智能等新问题与经典金融学理论融合交叉有机结合。 国际交流机会多,项目国际化程度高。 |
教学质量 | 质量保证体系到位,本科教学质量有定期监督的学科委员会,分为6个基层教学小组,院系内沟通和校内同业界的沟通都有制度化系统。 注重学生发展软硬件基础设施良好,强调学术能力的培养,深化学生对于金融知识的融会贯通。 |
改进建议 | 进一步增强师资引进,金融学知识的迭代需要更多元化的教师背景和不同的专业特长。 更加注重电子化教辅手段,降低非教学环节成本,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。 更加突出课程思政建设,明确凸显思政教育与本专业具体课程内容的融合方式。 |
杭州大学金融专业教育质量较高,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显著的地位,师资力量雄厚,人才培养成果显著,专业特色鲜明,课程体系完善,教学质量有保障。 仍需进一步增强师资引进、注重电子化教辅手段和突出课程思政建设以持续提升教育质量。
: 王牌专业巡礼 | 经济学院之金融学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